
一、生豬日產生豬糞豬尿量
生豬的糞尿排泄量受生長階段、體重、飼養管理方式等因素影響,具體數據如下:
育肥豬:
日產糞量:干物質計1.9-3公斤/頭,濕糞(含水率70%-80%)約5-8公斤/頭。
日產尿量:3-5公斤/頭(部分研究顯示為3.5公斤/頭)。
合計:日產糞尿總量約5.4-8公斤/頭(干物質+尿液)。
示例:存欄100頭育肥豬,日產濕糞約500-800公斤,尿液約300-500公斤。
母豬:
妊娠期母豬:日產糞尿總量約15.5公斤(糞約5公斤,尿約10.5公斤)。
哺乳期母豬:日產糞尿總量約15公斤(糞約5公斤,尿約10公斤)。
差異原因:母豬體型較大,代謝水平高于育肥豬。
關鍵影響因素:
飼料類型:高蛋白飼料增加氮排泄,可能提升糞便量10%-20%。
生長階段:育肥豬后期采食量增大,排泄量增加15%-30%。
品種差異:瘦肉型豬(如杜洛克)排泄量略高于脂肪型豬(如長白豬)。
二、小型有機肥設備價位
小型有機肥設備價格因處理規模、工藝復雜度及配置差異較大,主要分為以下三類:
簡易設備(1-2噸/天):
預算范圍:5,000-30,000元。
核心配置:固液分離機、粉碎機、攪拌機、簡易造粒機。
適用場景:家庭農場或小型養殖場,滿足自用有機肥生產需求。
標準化生產線(5-10噸/天):
預算范圍:80,000-200,000元。
核心配置:自動固液分離、發酵罐、造粒機、干燥機、篩分機、打包機。
適用場景:中型養殖場,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與商品有機肥生產。
全自動化生產線(20噸/天以上):
預算范圍:300,000-1,000,000元。
核心配置:智能控制系統、高溫發酵罐、多級造粒設備、除塵除臭系統。
適用場景:大型養殖場,滿足規模化處理需求。
三、設備選型建議
小型養殖場(<50頭母豬):
選擇簡易設備,預算5萬-10萬元,重點配置固液分離機和發酵罐,滿足自用需求。
中型養殖場(50-200頭母豬):
投資10萬-30萬元,配置標準化生產線,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與商品有機肥生產。
大型養殖場(>200頭母豬):
預算50萬元以上,采用全自動化設備,配套環保設施(如除臭系統),滿足規模化處理需求。
四、政策與補貼支持
部分地區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提供補貼,補貼比例通常為設備投資的30%-50%。建議養殖場在采購前咨詢當地農業農村部門,申請財政支持以降低投資成本。
上一篇:轉鼓造粒機中影響造粒效果的因素
下一篇:返回列表